發電設施
澳電發電設施主要由兩座發電廠組成,它們分別是位於路環島上的路環發電廠A廠及路環發電廠B廠,其額定裝機容量分別為271.4兆瓦和136.4兆瓦。另澳電亦正與澳門特區政府磋商,在路環發電廠內安裝第二套複式循環燃氣渦輪機組,以環保高效的燃氣渦輪機組增強本地的發電能力。優化本地能源結構,不但提昇整體電力供應的安全性,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路環發電廠A廠使用低速柴油發電機組,而路環發電廠B廠使用複式循環燃氣輪機組。設備容量分別佔了澳電總設備容量的66.6%和33.4%,於2021年發電量各佔澳電總發電量的13%和87%。
在2021年,澳門總用電量為5,648.8吉瓦時,其中286.9吉瓦時是由澳電所生產,5,361.9吉瓦時是從外來購入,比例分別為5%和95%。全年用電年增長率為5%,最高峰值為1,037.4兆瓦。
路環發電廠A廠
|
| 設備容量 | ||
機組類型 | 投產日期 | 兆瓦 | 兆伏安 | |
蒸氣輪機 | G01 | 1978 | 20.0 | 25.0 |
G02 | 1978 | 20.0 | 25.0 | |
低速柴油機 | G03 | 1987 | 24.0 | 30.0 |
G04 | 1988 | 24.0 | 30.0 | |
G05 | 1991 | 38.6 | 48.3 | |
G06 | 1992 | 38.6 | 48.3 | |
G07 | 1995 | 53.1 | 66.4 | |
G08 | 1996 | 53.1 | 66.4 | |
合共 | 271.4 | 339.3 |
路環發電廠B廠
設備容量 | ||||
機組類型 | 投產日期 | 兆瓦 | 兆伏安 | |
循環燃氣輪機 | GT1 | 2002 | 45.1 | 56.4 |
GT2 | 2003 | 45.1 | 56.4 | |
ST1 | 2003 | 46.2 | 57.7 | |
合共 | 136.4 | 170.5 |
新複式循環燃氣渦輪發電機組
減少排放
機組類型 | 氮氣化物 | 氧硫化物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澳門發電廠 | 13.32 | 5.10 | 0.79 | 809.15 |
路環發電廠G03/06機組 | 3.464 | 4.11 | 0.714 | 529.57 |
新複式循環燃氣渦輪發電廠 | 0.19 | 0 | 0.07 | 257.79 |
減少* | -99% | -100% | -91% | -68% |
單位:克/千瓦時
*新複式循環燃氣渦輪發電廠與前澳門發電廠比較
系統調度中心
澳電系統調度中心設於外港變電站,肩負着實時監控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職責。調度中心通過協調發電、輸電和配電的相關工作,實現電力系統的最優化運行,致力保障客戶享有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
澳電在所有的高壓和中壓變電站均裝設了通訊終端設備及電力通訊網絡,各個變電站的運行狀態、警報及測量值等大量實時數據通過該網絡傳送至系統調度中心的SCADA/EMS/DA系統,使調度人員可以對整個電網進行監視和控制。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調度人員可根據實時警報的故障信息,利用數據採集及監視控制系統(SCADA)發送遠程控制命令,迅速隔離故障裝置並恢復供電,盡量縮短客戶的停電時間。能源管理系統(EMS)的高級應用可協助調度中心對狀態估計、安全調度、電網潮流等方面進行深度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電網運行決策,優化電力系統的日常運行。
為持續提高中壓配電網的穩定性及可靠性,除了使用傳統的電力載波技術(PLC)的開環型配電網絡外,澳電在2008年開始引進閉環型配電控制系統,該技術能自動判定並迅速隔離故障;同時,為全面實現智能電網的發展,澳電持續加強中壓通訊的可靠性。
鑒於目前的系統調度中心已服務接近20年,其位置、辦公空間、輔助系統以及相關設備已不能滿足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澳電正準備興建新的調度中心,而外港變電站的調度中心將更新為未來的備用調度中心;同時,採用國際先進的新技術進行SCADA/EMS/ADMS系統的升級,全面提升智能調度管理水平。
為實現「成為亞洲領先的能源服務供應商」的企業願景,澳電將繼續加強智能電網的建設,所涵蓋的先進技術包括智能電錶、電動車充電設施、可再生能源、網絡自動化、網絡安全、資產管理、智慧街燈、共同管道等。澳電還將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從而優化業務流程提升運營效率,並進一步提升供電的可靠性,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服務方案,及滿足未來社會的能源需求。
輸配電
傳送與分配
澳電的輸電系統採用220 千伏、110千伏和66千伏三種電壓,而配電方面主要採用11千伏和400/230伏。所供電力是50赫茲的交流電,230伏單相電壓或400伏三相電壓。
變電站
澳電現時共有26座主變電站及8座客戶高壓開關站及1,686所客戶變電房及客戶開關站。
輸電線及電纜
電網由地底電纜組成。澳電的主要高壓電網以66千伏運作,亦有一些線路以110及220千伏運作。高壓首先轉為中壓(11千伏),再降低至400/230伏,以便將電力輸送給客戶。
澳電的電網由1,058公里長的高壓(220、110及66千伏)、2,525公里長的11千伏中壓及991公里長的低壓電纜組成。
與廣東省聯網
首條220千伏與廣東電網的聯網通道於2008年6月投入運作,聯網由三回輸電線連接220/110千伏變電站 -「鴨涌河變電站」組成,輸電容量為1,050兆伏安。而第二條220千伏與廣東電網的聯網通道則於2012年6月竣工,由兩回輸電線連接另一個220/110千伏變電站 -「蓮花變電站」,總輸電容量增加至1,750兆伏安。第三回連接至「蓮花變電站」的輸電線於2015年8月投入運行,總輸電容量增加至2,100兆伏安。
輸電及接駁網絡圖
與廣東省聯網
首條220千伏與廣東電網的聯網通道於2008年6月投入運作,聯網由三回輸電線連接220/110千伏變電站 -「鴨涌河變電站」組成,輸電容量為1,050兆伏安。而第二條220千伏與廣東電網的聯網通道則於2012年6月竣工,由兩回輸電線連接另一個220/110千伏變電站 -「蓮花變電站」,總輸電容量增加至1,750兆伏安。第三回連接至「蓮花變電站」的輸電線於2015年8月投入運行,總輸電容量增加至2,100兆伏安。